超22萬尾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
[記者李清華外電報導]三峽集團聯合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2025年中華鱘增殖放流活動”,12日在湖北宜昌、荊州兩地同步舉行,超22萬尾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持續補充中華鱘自然資源。
此次放流延續“中、青、幼”相結合的策略,放流的中華鱘由2009年至2024年期間出生的7個年齡組個體組成,年齡梯隊完整度為歷年之最。放流梯隊以2024年出生的子二代幼魚為主,其他年份出生的中青年個體230尾。其中,2009年、2013年、2014年出生的個體已經達到或接近性成熟,將直接補充自然繁殖群體數量,對種群延續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目前,三峽集團已建立起全中大陸規模最大的中華鱘人工種群梯隊,為後續持續的增殖放流及物種恢復提供了重要基礎。三峽集團長江珍稀魚類培育基地(宜昌)先後獲批農業農村部宜昌中華鱘保護基地和中華鱘種源保護繁育基地,是大陸最重要的中華鱘物種保護力量之一。
為科學評估放流效果,科研人員採用聲吶標記等多種方式對此次放流的中華鱘進行了標記。放流後,科研人員將在長江沿岸、長江口及近海持續進行跟蹤調查,以準確掌握中華鱘放流後的活動軌跡及生存狀況,為後期中華鱘保護措施的優化調整提供更多的科學資料。
圖說:4月12日,宜昌中華鱘放流活動現場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