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小企業的商品成本預計將大幅上漲 對其生產經營構成重大威脅
【記者林孟論外電報導】14日,“一家唇膏製造商預測其商品成本將上漲500萬美元;一家音樂會場館經理意外發現,在演出大廳安裝新座椅的成本,突然上漲了14萬美元……”路透社近日採訪的多家美國小企業主均表示,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讓其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我們一直在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美國一家潤唇膏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施萊弗表示,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其產品價格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額外負擔。
施賴弗預計,他12個月的商品成本可能會增加500萬美元,而他通常每年花費1000萬美元購買香草、椰子油和可可等在美國無法種植的原料,還有其他美國商人稱,他們已經取消了採購訂單,暫停了擴張計劃,推遲了招聘。
庫斯勒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經營著一家深受當地人喜愛的玩具店,其銷售的大部分商品都是中國製造的,“對中國加徵關稅根本行不通,這對我們的業務構成了嚴重威脅”,庫斯勒說,在美國政府造成的經濟動蕩中,他已經看到並將繼續感受到消費需求受到抑制。
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萊伊表示,自2017年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內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來,她已向美國政府繳納了超過100萬美元的貿易稅。
她預測,按照美國新的對華關稅標準,未來12個月內公司繳納的關稅金額將達到近100萬美元,她說,多年來她一直試圖在美國生產自己的產品,但根本找不到既能盈利又能實現生產的方法。
“這可能會讓我們陷入困境,甚至破產,我們現在正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應對”,萊伊說,她計劃起訴川普政府關稅政策違憲。
同樣的困境還發生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丹佛大學紐曼表演藝術中心的執行主任艾哈邁德-波斯特一直在籌劃一項重大翻新項目——更換一座音樂廳內的971把座椅,紐曼中心曾考慮兩家美國供應商和一家加拿大廠商,但因兩家美國公司的預算過高等問題,最終選擇了加拿大廠商。
3月,她收到加拿大廠商的來信,稱根據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必須“將相應關稅計入項目成本”。
當時,美國對加拿大商品徵收的關稅為25%,意味著座椅項目要額外支付14萬美元,對該機構來說,這是一筆難以承受的負擔。
路透社指出,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已初現端倪,這些小企業遇到的問題,也揭示了更多美國民眾可能面臨的局面。
↑圖說:川普關稅政策對美國小企業的影響(路透社報導截圖)
美國關稅政策使小企業陷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