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新聞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清明祭祖 保護自己也守護城市安全

【記者林孟論/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持續精進殯葬服務,推動環保祭祀,並透過科技執法及防火措施,確保清明節期間的公共安全與環境品質,讓市民能在安全、尊嚴與環保並重的環境中祭祖。

清明時節,掃墓祭祖是華人社會重要的傳統習俗,然而,焚燒紙錢、點香燃燭等祭祀活動,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山林火災,不僅威脅自然生態,更危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乾旱頻發,使得野外火災風險大幅上升。根據消防部門統計,清明期間因祭祖活動導致的火災事故佔春季火災的顯著比例,其中多數案例源於人為疏忽或未妥善處理火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市長盧秀燕今(1)日主持市政會議表示,今年1月南加州發生美國史上最大野火,韓國近期也爆發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火災,延燒面積已相當於一個半的台北市。清明節將至,請大家互相提醒,保護自己也守護城市安全。

今日市政會議,民政局長吳世瑋以「優化送行者服務–打造本市優質殯葬場域」為題進行專案報告,消防局長孫福佑也以「近3年清明節火災統計分析」、環保局長陳宏益以「環保祭祀及科技執法宣導」進行補充報告。

盧市長提到,過去殯葬設施不足,塔位嚴重短缺,她上任後市府投入逾14.4億元增建納骨塔,完工後預計可提供十幾萬個骨灰(骸)櫃位,足供未來約20年使用,並推動「殯葬2.0」崇德殯儀館原地改建。此外,自今年2月23日起免收樹葬規費3,000元,並持續推動環保葬、海葬等綠色殯葬,兼顧永續及民眾治喪需求。

民政局吳局長表示,市府積極投入資源改善殯葬設施,優化送行者服務,包括崇德館、大甲館、東勢館及東海館等地增設與汰換冷凍櫃位,109年至今年累計投入6,291萬9,171元,提升殯儀館冷凍存放容量。此外,也針對市轄所有殯儀館進行空間修繕,提供更舒適的告別環境;在火化設施方面,市府投入逾2億元汰換東海及大甲殯儀館火化爐及空氣污染防制設備,以降低火化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環保局陳局長也提到,為兼顧傳統信仰與環境保護,市府推動「紙錢集中便民服務」,113年清明節期間使用量較112年成長32.2%。「以功代金」平台的捐款金額也較前一年成長34.7%;科技執法方面,市府於清水區第十公墓透過監控系統及即時通報機制,在去年協助消防單位通報9起潛在火災案例,成功預防可能造成的空氣污染,估算減少PM2.5排放達64.02公斤。

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