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土壤樣品在世博展出
【記者李清華外電報導】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以下簡稱大阪世博會)12日在日本大阪舉行了開幕式,並於13日正式開園,本屆世博會以“構想煥發生機的未來社會”為主題,共有158個國家和地區、7個國際組織參展,距離上一次大阪世博會時隔55年。
在12日的開幕式上,日本天皇、皇后、秋筱宮夫婦和石破茂首相以及來自各參展方的相關人員等約1300人到場,德仁天皇在致辭中表示,我們希望大阪世博會成為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創造可持續未來的契機,不僅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周圍人的生命和自然界中其他多種生命形式。
石破茂首相隨後發表講話說,當前世界正面臨各種分裂的危機,“在這樣的時代,全球人民聚集一堂,共同面對生命這一主題,接觸前沿技術、多元思想與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海外館歷來是世博會的看點,本屆世博會的海外館也各具特色,卡達館由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操刀,成為建築愛好者必打卡的場館,新加坡館的主題是“夢想·連接·未來”,其標志性結構是直徑約18米的紅色球體,韓國館則在外牆設有高達8米、寬27.5米的大型顯示屏,播放韓國的文化遺產、旅遊勝地及利用人工智能重建的古今城市風貌等影像,義大利館以“藝術重生生命”為主題,三層木結構建築內部重現了與義大利歷史文化息息相關的劇院、廣場、庭院等景觀。
據悉,中國館是大阪世博會占地面積最大的外國自建館之一,占地面積3509平方米,以“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綠色發展的未來社會”為主題,中國館的外觀設計體現出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竹簡狀的外牆上有中國古代詩文,館內展出有中國國寶級出土文物複製品和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多媒體動態影像燈,不過最受矚目的當數由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土壤樣品。
↑圖說:參觀者在中國館內參觀嫦娥五號、嫦娥六號探測器採集的月球土壤樣品(供圖)
日本大阪世博會開園月壤亮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