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 某些抗抑鬱藥或加速癡呆症患者認知能力下降
【記者林孟論/綜合報導】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BMC醫學》2月25日發表一篇健康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抗抑鬱藥——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其處方開取與癡呆症患者認知能力下降速度加快有關。
論文作者認為,他們這項從瑞典全國隊列研究中得出的結論表明,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研究,以評估不同抗抑鬱藥類別對癡呆症患者的風險差異。
然而,一些癡呆症患者因抑鬱症狀而服用抗抑鬱藥,可這些症狀實際上可能是癡呆症的行為和心理症狀,在這種情況下,抗抑鬱藥或對患者作用較小,因為它們無法治療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Minjia Mo和Sara Garcia-Ptacek與同事一起,2007至2018年期間在瑞典開展了一項基於人群的隊列研究,對18740名平均年齡為78歲的患者使用抗抑鬱藥的情況進行了監測,隊列研究對象為首次確診為癡呆症的患者,他們在確診前6個月首次服用抗抑鬱藥,研究者通過“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評分記錄每位患者的認知功能,該量表根據患者的定向能力和短期記憶來衡量其認知功能。
在平均為期4.3年的隨訪期間,22.8%的患者獲得了新的抗抑鬱藥處方,SSRI是研究隊列中最常見的抗抑鬱藥,占所有抗抑鬱藥處方的64.8%,研究顯示,SSRI的高劑量(以每日限定劑量〈DDD〉的數量為準,即通常處方藥物的平均劑量)與嚴重癡呆症的風險增加有關,嚴重癡呆症是指患者的MMSE評分下降更加明顯,SSRI攝入量超過1個DDD,認知評分每年額外下降0.42分。
該研究還發現,在診斷時或之後至少服用一種SSRI的癡呆症患者,骨折和全因死亡的風險更高,與服用抗抑鬱藥的女性相比,服用抗抑鬱藥的男性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更快,研究人員提醒,SNRI與認知能力下降無關,但在本項研究中可能對其研究不足。
論文作者總結指出,個別患者癡呆症的嚴重程度可能會獨立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因此很難將觀察到的效果完全歸因於抗抑鬱藥的使用。因此,未來需要開展更多研究,以闡明特定抗抑鬱藥與癡呆症患者認知能力下降率之間的相互作用。
↑圖說:癡呆症患者(資料圖)